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宋朝家具品牌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宋朝家具品牌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为什么宋朝大臣上朝时手里会拿一块板子?有何用处?
作者:民国史学者、专栏作家王凯
我们常在***剧中看到宋朝大臣上朝时,怀里都抱着一块长条形的板子,这是个什么东西?有什么用途呢?
这块板子叫笏,也叫朝笏或者笏板,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所带,主要用途就是记录要上奏皇帝的话,汇报工作忘了时要看一眼;另外还要将皇帝的指示记录下来,以便回去传达贯彻,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笔记本。
明代象牙朝笏
笏这个东西不仅宋代时使用,在古代很多朝代都用,是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日常用品。长篇***《红楼梦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。”这从侧面说明了荣宁二府是世家大族,朝廷命官特别多,朝笏都放满了床。
据说朝笏从商周时期开始使用,一直到明代,清人入关后,方才废除。制造笏板的材料有玉石、象牙、木板和竹子等,不同品级的官员持不同材料的笏板。据说明代规定四品官以上持象牙笏,四品以下持木板笏,等级非常分明。
十笏园
朝笏非常狭长,形状不大。在山东潍坊有一处官员园林叫十笏园,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私宅,清光绪年间被潍县缙绅丁善宝买去,扩建为私家园林。丁善宝有举人和内阁中书头衔,能诗善文,是个文雅之士,因为这个园林非常狭小,所以将其命名为“十笏园”,意思是只有十个笏板那么大小。
在***剧中,我们经常能见到每当君臣朝会时,大臣手中都会持有一块狭长略带弯曲板子的情景。
朝笏起源上可追溯至商朝,直至满清才开始废除,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千多年。
关于朝笏有一个有趣的故事:
北宋年间的名臣范仲淹幼年丧父,后母亲改嫁,他不愿寄人篱下,便容身寺庙,苦读诗书。后来他出人头地,考取功名。
当他官任苏州太守时,母亲突然病逝,为了安葬好老人,他便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挑选坟地。先生选了一块风水宝地,告诉范仲淹这是一块十全十美,百年一遇的墓地,范仲淹不相信天底下有这么美妙无缺的事情,便让风水先生再仔细勘察一下有没有缺陷。
果不其然,这块所谓风水宝地既大吉,亦大凶,第一个葬下去的,将要断子绝孙,以后再安葬的才可以大吉大利。可是眼看母亲下葬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,哪有时间再去找个风水宝地呢?风水先生给范仲淹想了个办法,让他在监牢中找一个没有成家的死囚,杀了埋下去,然后再安葬老夫人。
这死囚本就是罪有应得,况且又没有后人,本来遗体或许被弃之荒野,如今好歹也能被安葬,可以说是很恰当的人选。
但是当时正值仲夏,离秋决还有一段日子,可不能因为一己私欲违反法律,范仲淹想都没想果断拒绝。
既然没有人,那便让我范家做一次出头鸟,造福后人。于是范仲淹便在次日下葬了母亲,结果当晚风雨交加,山蹦地裂,山上大块的石头都竖起来了,像官员手中的朝笏一样,这正是千年不遇的吉祥景象,预兆家里子孙世代在朝为官,大富大贵,称为“万笏朝天”。
首先要说明一个细节,那就是在***剧中手持朝笏的人,一般都是朝中德高望重而且上了年纪的老臣。虽然宋朝科技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辉煌时刻,但相对于现代而言,还是望尘莫及,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一支录音笔或一台平板搞定的。
官员手持牌子觐见皇帝的做法不是两宋时期才有的,早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以前的商周时期就已有此做法,一直沿用到明朝时期。这种板子的术语叫“笏板”,材质主要有玉质、象牙和竹质等几种,不同品秩的官员使用不同材质的笏板,这点在每个朝代的规定有所不同。可以说,笏板其实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。官员持板面见君王,主要的作用有两个。
笏板的功能类似我们现在的“备忘录”,官员去面见皇帝时,要先想清楚需要汇报的内容。有时候需要汇报的内容太多了,或者是比较容易忘记的内容,那么官员就会将这些需要向皇帝汇报的事项事先记在笏板上,以免面圣时忘记汇报。
既然笏板是“备忘录”的功能,那么自然也能用来记录皇帝交代的事项。皇帝交代的事项可多可少,少的时候或许不用记录就能记住,但是如果皇帝一下子交代的事项比较多,那么笏板就起到作用了,官员可以将这些事项简写在笏板上,以免疏漏。
此外,关于笏板的作用还有一个说法,说的是官员面见皇帝时,眼睛可以看着笏板,避免直视君王而不敬。这种说法可信可不信,总觉得很多人是把古代君臣关系想的太夸张了,能上朝面圣或者被皇帝单独召见之人,理论上都是一些和皇帝走的比较近的大臣,应当不用拘谨到不能直视皇帝的程度。
明朝崇祯年间,鸿胪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个大臣宋千敏的关系非常要好。有一天上朝时,宋千敏发现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团团转,满头大汗,忙向他询问缘由。原来好友董令矩出门太急,忘了携带笏板了,返回再取已无可能,这可是欺君之罪。仗义的宋千敏当即决定,将自己的笏板一折为二,两人就这样上朝了。好在当时官服的衣袖异常宽大,遮挡了只有半截的笏板,没被别人看出来,董令矩才逃过了一劫。
不久后,董令矩退休返家,闲居在江苏丰县。几年后,因李自成攻陷了北京,崇祯自缢身亡。宋千敏不但丢了官,老家也被农民军占领了,走投无路的他无家可归,正打算随便找一处僻静之处了却余生。
不巧这事被一直关注他的董令矩知道了,派人将他接到了府上,同时将宋千敏的家人一并请来,共同生活在了一起。
一晃几年过去,在一个中秋之夜,董令矩邀请宋千敏一家喝酒赏月,酒过三巡后,董令矩提出了一个要求,想把送给宋千敏居住的房舍卖给他。
心有灵犀的宋千敏知道好友的心意,想趁两人还活着时解决这个问题,不想给后辈添麻烦。于是,他笑着询问董令矩:“卖多少啊?”
董令矩伸出一个指头。“十两银子?”董令矩摇头。“100两?”董令矩同样摇头。“难不成是1000两?”
董令矩哈哈大笑,“一文!”
就这样,宋千敏用半截笏板机智地救了好友一命,好友又慷慨地回赠给他一座精致的房舍。两人的故事,留下千古佳话。
那么,“笏”是什么?为何朝臣上朝,手里要拿着这么一块板子呢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家具品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家具品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thys.com/post/46315.html